一、 主办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体育教学部
二、 承办单位:
体育教学部武术教学组
三、 协办单位:
圣火赛事
四、 比赛时间:
2025年5月12日晚19:00
五、 比赛地点:
东校区体育馆(跆拳道项目:舞蹈第二教室 武术散手:舞蹈第五教室)
六、 竞赛项目:
1.跆拳道男子普通生组
2.跆拳道女子普通生组
3.跆拳道男子专业生组
4.跆拳道女子专业生组
5.武术散手男子普通生组
6.武术散手女子普通生组
七、参赛条件(至少满足一项):
1、 选修过我校跆拳道基础(或武术散手)课程的学生。
2、 曾在校内外参加过跆拳道、散打、空手道或武术相关练习的学生。
3、 身体健康且热爱武术运动的学生,不限年级。
*因场地有限,本次参赛人数限额50人,按照报名先后顺序满额为止。
八、报名时间:
2025年4月30日-5月8日
九、报名方式:
1、以学院为单位,登录单位用户名在校内体育竞赛平台上正式报名,(网址:http://cau.bjsh98.com)。另外,报名成功后,请参赛同学通过扫码进入参赛群。,报名截止后,由教师根据报名情况进行最终审核并分组,在群中发布进一步通知,逾期未报者不能补报。
2、每人仅能报1项比赛项目。
各比赛项目将在群内上传示范视频,详情请进群咨询。
十、比赛办法:
(一) 跆拳道普通生组
1、组合技术展示(50%)
要求:
腿法、步法技术串联组合展示,组合技需包含腿法技术≥2种(踢击次数≥3次);步法技术≥2种(次数不限)。对镜空踢,要求连贯、有力,有气势,共2次展示机会取最高分。
*腿法可选:前踢、横踢、下劈、侧踢、双飞踢、旋风踢、后踢、后旋踢,共8种前后脚技术。
*步法可选:原地跳换步、上步及撤步、前后滑步、前后冲刺步,垫步、探步,共6种进攻反击步法。
2、素质挑战赛(30%)
要求:
(1)“比翼双飞”体能赛(15%), 计时30秒连续双飞踢沙袋(前踢或横踢任意,可选脚靶),踢击高度根据选手腰部为计量单位,依据有效数量排名。
(2)“近在咫尺”柔韧赛(15%),单脚踩起点位,采用任意竖叉或横叉拉出最远距离,测量距离为(测量距离*选手净身高所对应系数),依据最终得分排名。
3、趣味体验赛(20%)
要求:
选手可选取任意擅长腿法,挑战踢击不同高度的木板、气球或脚靶,每人3次踢击机会,依据最终完成高度排名。
(二)跆拳道专业生组
分为竞技对打与品势比赛两部分,竞技比赛采取单败淘汰制;品势比赛采用裁判评分制,本次比赛采用中国跆拳道协会最新审定的《跆拳道竞赛规则》。
1、竞技对打:
男子:58KG、68KG、80KG、+80KG
女子:49KG、57KG、67KG、+67KG
*竞技比赛二局优胜制,每局2 分钟,局间休息1 分钟,运动员须着符合规定的道服,自备护齿、手套、护腿、护臂、护裆和电子脚套等参赛(比赛提供)。
2、品势比赛:男子:太极一至八章、高丽、金刚、太白
女子:太极一至八章、高丽、金刚、太白
*品势比赛采用评分制,按得分高低排名,如有2 人或以上比赛成绩相同,则根据运动员的表现力确定名次,若表现力相同,则名次并列。
(三)武术散手普通生组
1、组合技术展示(50%)
要求:
拳法技术串联组合展示,组合技需包含拳法技术≥2种(次数≥4次)。对镜空击,要求连贯、有力,有气势,共2次展示机会取最高分。
*拳法包含:左右直拳、左右勾拳、左右闪避。
2、击打比拼赛(25%)
要求:
(1)15秒内,选手选取任意单个技术打靶,并根据拿靶裁判的要求进行≥2次的闪避,根据实际击打准度、闪避反应,裁判评分。
(2)除手把外,选手可选取任意单个技术击打沙袋,根据实际击打力度,裁判评分。
3、素质挑战赛(25%)
要求:
直拳平板支撑,选手采用直臂直拳平板支撑的动作,对出拳臂力及核心素质进行挑战,根据保持时间长短进行评分。
十一、录取办法:
1.、跆拳道普通生男、女组各录取前8名,不足8 人的减1 录取。
2、跆拳道专业生男、女组各录取前3名,不足3人的减1 录取。
3、武术散手普通生男、女组各取前3名颁发名次证书,不足3人的减1 录取。
十二、 奖励办法:
1、对获得本次比赛各组别录取名次的学生颁发“校内体育竞赛成绩证书”、对各组别未取得名次的各学院参赛学生颁发“校内体育竞赛参赛证书”。
2、本次比赛为校级一类赛事,请参赛同学在报名前认真阅读(附件:中国农业大学校内体育竞赛平台使用须知),注意在网上报名后,还要填报参赛项目。
3、凡本学期选修了体育课程参加本次比赛者,按课程考核标准可获得对应的课外体育活动分。请相关人员认真在报名系统上填写相关上课课程信息,本学期未上体育课人员无需填写相关上课信息。
十三、注意事项:
1、严格检录,控制比赛场地内人数。
2、注重选手安全,若发现选手受伤、身体不适等情况应立即终止比赛,并进行紧急处理。
3、选手应听从裁判、工作人员安排。做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十四、本规程之最终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体育教学部
2025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