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体育教学部束景丹教授课题团队刘文浩、刘莹、贾凌宇和李悠悠四名老师到达云南大理古生村开展为期3天的调研活动。四位老师对古生村的科技小院进行了参观并对小院学生和当地村民进行了面对面访谈。她们看到了科技小院对当地的环境保护、种植技术、村民的生活水平带来的提高和收益,了解到了当地村民对科技小院的设立从开始的不理解到现在的信任和感激,也发现了当地村民和小院学生在体育活动开展方面的困难和不足,并对古生村未来开展体育活动提出了建议并表达了合作意向。
8月3日,刘文浩、刘莹、贾凌宇和李悠悠对古生村的古生小院、种植小院和面源污染小院进行了参观。古生村科技小院是首个探索洱海保护和农业绿色转型的科技小院,有包括古生小院、种植小院、面源污染小院、水稻小院和人文小院5个不同专业方向的小院,由我校牵头的来自全国7所高校共100余人的学生和老师在当地小院常年驻扎。通过参观,她们了解到科技小院驻扎农村和产业一线,与村民、政府、企业、合作社零距离开展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在当地乡村振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8月4日,刘文浩、贾凌宇与当地6名村民进行了面对面交流,两位老师分别对6名不同年龄阶段和职业的村民进行了访谈。访谈中,她们得知当地村民以留守老人和孩子居多,年轻人大多到外地打工,当地人收入来源有限;科技小院为当地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入,民宿从开始的2家到现在的100多家;自然环境也变得更好了,村民也开始实施垃圾分类、绿色堆肥、使用有机肥科学种植等绿色环保的行动;因为村里小学没有英语老师,小院学生定期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上英语课、陪他们一起运动,受到了村民和孩子们的喜爱;科技小院还组织为村民开展科学健康饮食讲座,村民们也知道了如何科学的摄入油盐和营养素等。此外,她们还了解到村民们普遍不太热衷体育活动,学校和村里的体育场地、器材、体育活动和经费支持都较为缺乏。
8月5日,刘莹、李悠悠老师去到各个科技小院,跟小院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她们了解到,最初学生在村里做事时经常被误解,村民们也对初来乍到的学生们不够信任和理解。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村民们发现学生每天辛苦地为村子的环境改善和绿色农业做事,都逐渐跟学生们热络起来,经常请学生到家里做客。学生们也从开始的饮食不习惯到后来逐渐适应,但在业余时间较少进行体育锻炼。因为村里缺乏体育场地和器材,几个男生每周都骑电动车到几公里外地镇上篮球馆打篮球,不少学生都表示无法进行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希望得到一些体育锻炼方面的帮助和指导。学生们在驻扎期间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为古生村的经济、环保、养生和教育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此次调研还发掘了当地有特色的民俗活动,霸王鞭、八角鼓都是在村民庆祝节日时的常规活动,还有火把节、本主节等白族特色的民俗活动。最后四位老师向小院师生表达了中国农业大学体育教学部未来希望帮助科技小院和村民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的合作意愿。